2015-07-22 信息來源:江南晚報
自兩年前榮膺首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后,節約集約用地已然成為無錫市一張亮麗的名片。記者日前從市國土局獲悉,無錫市的土地利用效益為全省最高。每平方公里土地產生GDP5.55億元,達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多。
土地開發強度,簡單說來,就是區域內建設空間占區域總面積的比例。有數據顯示,江蘇省土地開發強度達20.99%,居全國各省前列。其中無錫市土地總面積在4600平方公里左右,目前建設用地總量已達到行政區域面積的約32%。
“如果無錫城市以當前每年32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延伸,加之后備資源嚴重不足,目前的土地儲備量用不到10年。”有關人士介紹,根據去年年底無錫出臺有關節約用地的意見,已勾勒出無錫新時期節約集約用地的藍圖,并確定了具體的量化指標,即到2020年,我市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64.82萬畝數量不減少、質量有提高、布局總體穩定,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33%以內。這意味著,在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的硬約束下將無錫未來的發展納入了“增量遞減”軌道中。
到2020年,要將無錫的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33%以內,也就倒逼著轉變土地利用方式,進一步提升節約用地水平和土地產出效益。而用地效益的顯著提升,是節約集約用地的最終目的。所幸無錫多年來秉承節約集約用地的理念,在盤活存量用地、用地空間布局優化等方面下工夫,并對畝均產較高的企業,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和用電、用水征收標準,引導企業主動集約用地。